本网讯(记者 陈嘉慧 钟宇琛)学术讲座一线牵,国际交流不停歇。3月14日-3月29日,我校陆续邀请四所国外合作院校在云端开场五场全英学术讲座。来自机械工程学院、电气工程学院、管理学院、经济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建筑学院、国际商学院等近470名学生在线积极参加并给予好评。
讲座现场(陈嘉慧 摄)
本次系列学术讲座主讲人分别来自英国西英格兰大学(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,下称UWE)、哈德斯菲尔德大学(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,下称UoH)、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Riverside,下称UCR)和加拿大圣玛丽大学(Saint Mary's University,下称SMU)。
首场讲座中,UWE讲师Rachel Badger以英国的文化为主题,带领同学们领略地道的英国文化,感受不同城市的独特风情。我校学子积极参与互动,在聊天框中用英语分享自己的见解。这场讲座也面向UWE在广州市内其它合作院校学生开放,讲座结束之前,Badger老师针对讲座内容开展了一次知识竞赛,我校学生踊跃参与其中,在答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、消化。最终竞赛前三名均来自我校。Badger老师对我校学生参与讲座积极性、知识储备和英语技能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。
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线上学术讲座现场(陈嘉慧 提供)
UWE语言中心负责人Thomas Howell以英语公众演讲技能为主题进行讲授。“优秀的公众演讲者需要具备哪些特质?”“谁是你心目中的出色演讲家?”通过趣味性的引导和互动,Howell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打造一场成功演讲背后需要的准备。他说道:“要想完成一场出色的演讲,需要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和观感。从幻灯片的排版到开场白的设计,从肢体语言的运用到提问的措辞,背后都大有学问。”他借助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,向同学们展示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吸引读者注意力、运用图表使数据变得更加直观、改变提问的措辞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等多样的演讲策略。他还结合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,进一步讲解了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的注意事项。我校学生积极上麦分享,以流利的口语展现出我校学子的精气神;或在聊天框内提出自己的思考,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。对此,Howell老师表示:“同学们的观点非常棒,我本人也在这次交流中收获良多。”
同学们积极参与线上互动(陈嘉慧 提供)
来自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John Anchor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该校商学院的基本情况,“作为一家国际认可的商学院,我校商学院拥有ACCA(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), AIA(国际会计师公会)等众多国际性专业机构的认证以及部分资格证书课程的免考特权。”该讲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子,Anchor教授在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。“接下来两周,我校商学院将陆续举办学术型线上讲座,主题涵盖‘管理会计’、‘大数据管理’、‘数字营销’三大方面,欢迎世界各校师生与会共同探讨。”Anchor介绍道。
2022年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403位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则带来了商科硕士预备项目“3+1+X”项目线上信息会。UCR商学院国际招生负责人Abigail Wheeler向同学们介绍了加州大学体系概况,“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,加州大学体系中共有10所院校,已培养出6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。加入UCR,你将享受到整个体系的学术资源。”借助丰富的图文、视频资源,Wheeler带领一览UCR校园风光。
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由SMU教育学院教授Johnathan Shaw主讲“英语学习及跨文化能力(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)”讲座。Shaw表示:“要提升语言能力,仅锻炼听、说、读、写四大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。在跨文化交际中,有关谈话双方文化背景的知识储备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。此外,态度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重要一环。双方须相互尊重,开诚布公,葆有好奇、探索精神。”他还向同学们展示了爱德华霍尔的文化冰山理论,进一步将文化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部分。外国语学院2020级的同学会后表示:“各种文化的冲突常常源自于隐性文化的差异,而这也恰恰是很多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问题的主要原因。日后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,还需要加强对世界不同文化的学习。”
系列学术讲座后,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展开满意度调查,参加本轮线上学术讲座调查的学生对讲座内容、问答环节和线上课堂的形式等均表示满意。近九成同学表示自己收获颇丰,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类似的学术资源。外国语学院2020的陈思冰同学是讲座过程中众多与授课教师积极互动的学生之一,她说:“跟外国教师进行线上交流的经历十分有趣。通过本次系列讲座,我了解了许多有关地道英国文化的知识,公开演讲技能也有所提升,相信以后自己上台做汇报展示时也会更加自信。希望学校能继续举办类似风俗民情介绍和跨文化技能提升类讲座。”
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主任张凤春表示:“通过系列讲座以及后续的活动的开展,希望在持续增强我校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同时,进一步拓宽学术的国际视野和提高全球文化胜任力。”